監督眼于帥卿 劉亞 2025-03-17 08:43:03 來源:中房報
??寫在前面
??質量強國是推動我國高質量發展、促進經濟由大向強轉變的重要舉措,也是我國住房發展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的必然選擇。房地產開發與服務是一個涉及千家萬戶的行業,既是質量強國的重要領域,又關切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
??房地產發展的各個階段,因受制于多方面因素及其影響,在住房開發、房屋買賣、住房租賃、物業服務等領域,違法違規行為仍時有發生,房地產市場秩序還存在不少薄弱環節,損害了人民群眾合法權益,危害房地產市場良性健康發展。
??在質量強國戰略的發展大局之下,在全國大力推動好房子建設的浪潮面前,在中國房地產行業新商業文明時代已經開啟的背景下,注重品質、信譽和社會責任、環境平衡的可持續發展,將成為了企業走出困境、走向繁榮、走上基業常青的方向。
??在“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來臨之際,中國房地產報推出“質量強國·美好安居——造好房子走新賽道”新聞主題策劃,攜手全行業重塑商業文明之路、商業向善之路,共筑質量強國有我的發展之道路。
??來自上海的一位購房者近期遭遇了諸多煩心事,新買的房子問題頻出:地漏斷層、滲水返堿、門窗玻璃破損、房屋裂縫,甚至使用了三無產品……
??“作為一名消費者,辛辛苦苦籌集的資金和多年的期盼,換來的卻是滿眼的失望和憤怒。原本被宣傳為最好的府系、最精致的高端住宅,實際上卻充斥著‘假大空’的欺詐。”上述購房者發文稱。
??來自合肥市的王先生也同樣遭遇了類似的房屋維權煩惱。2024年12月31日交房時,他發現房屋存在諸多質量問題,并書面提交了驗房報告指出問題,但直至2025年3月3日,這些問題仍未得到解決,導致他無法收房、裝修和入住。
??住房作為人們生活的必需品,質量直接關系到消費者的居住體驗和切身利益。
??在每年的“3·15”消費維權數據統計中,房產類投訴一直居高不下。據中國房地產報在線發起的3·15調查問卷顯示,房屋質量問題、延期交付、虛假宣傳等位列投訴前5名,其中墻體開裂、漏水、裝修材料不合格等位居投訴前3名。另外,超過6成的購房者對開發商的保交房措施表示不滿,且近半數的人認為監管缺失是導致質量問題的關鍵原因。
??長期以來,房地產市場存在諸多問題,如虛假宣傳、捆綁銷售、惡意違約、房屋質量不達標、延期交房、售后服務不到位等,這些行為嚴重侵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也影響了房地產市場的穩健發展。
??為應對這些問題,國家一直在推動高質量發展,并加大了對住房建設工作的要求。今年全國兩會,“好房子”建設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李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要適應人民群眾高品質居住需要,完善標準規范,推動建設安全、舒適、綠色、智慧的“好房子”。這一舉措不僅將重塑房地產行業的競爭規則,更將深刻影響未來數億家庭的居住與生活。
??3月9日下午,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舉行的民生主題記者會上,推動“好房子”建設成為關注的話題之一,住房城鄉建設部黨組書記、部長倪虹表示,近期正在組織編制“好房子”的建設指南,也在修訂《住宅項目規范》,推動好房子建設。
??倪虹部長還語重心長的表示,應當看到建設“好房子”是產業轉型發展的新賽道,今后企業競爭拼的是新科技、高質量、好服務,誰能抓住這次轉型好機會,誰能為群眾建設“好房子”、提供好服務,誰就能有市場、有發展、有未來。
??住房質量問題亟待解決
??樓盤質量問題頻發,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
??在位于深圳市的某樓盤現場,業主高女士氣憤地表示,在沒有提前告知業主以及沒有獲得業主同意的情況下,她所購買的新房竟被開發商占用成為了賣房參觀用的樣板房。
??除此之外,3月底即將迎來交付的某項目,自去年年底至今,業主們還陸續發現小區存在多項交付質量問題、貨不對板問題以及多處安全隱患,雖已有多輪溝通,但開發商方面的應對處理也讓業主們感到失望。
??有業主表示,“驗房發現的很多問題開發商至今沒有整改,卻將驗房機構標注存在問題的驗房標簽撕下,公區交付也和宣傳標準有差距,開發商給的回復是等交房后再做整改,這是不能接受的,目前我們沒有看到開發商的交付誠意和整改誠意。”
??類似的情況也發生在北京市順義區馬坡某樓盤業主身上。2025年2月,一位業主向媒體反映,2024年12月26日房屋驗收時發現墻體存在嚴重質量問題,經現場工作人員初步判斷,問題源于墻體基層偏差。業主要求施工方鏟除表面膩子、石膏以深入探查,結果發現結構墻混凝土振搗不密實,鋼筋裸露且氧化腐蝕生銹嚴重。而事后,并未對裸露的鋼筋采取任何保護措施,這嚴重影響了鋼筋的耐久性。
??此外,甘肅的一位業主在人民網地方領導留言板上反映,棚戶區改造項目天都家園小區存在嚴重的工程質量問題,小區多處外墻保溫墻體開裂,5號樓和6號樓1樓門廳不到1年就出現固化地坪開裂起沙,甚至形成了嚴重的坑洼不平現象,地下車庫也多處開裂起沙。
??同時,房地產市場還存在違規銷售問題。不久前,三亞市住建局對外發布了一則通報,指出“天正山河璽院”項目房地產開發企業、中介機構存在違規銷售行為。原本應執行現房銷售的房地產項目,開發商卻采取收取認籌金的形式違法銷售。
??據悉,這是自2020年3月海南實行現房銷售制度以來,三亞首次公開披露違反現房銷售制度的典型案例。
??多年來,住房消費領域雖然經過多次整頓,但依然存在一些難以根除的“痼疾”。
??另據2024中國房地產行業投訴洞察年度報告顯示,人民網地方領導留言板共收到房地產投訴約13.02萬起,同比增長4.93%,投訴主要集中在房屋質量、承諾不兌現、物業服務等方面。
??值得注意的是,投訴率的上升反映出居民對居住滿意度的下滑趨勢。據2024年中國城市居民居住滿意度調查報告顯示,居民總體滿意度繼續下降,得分降至71.6分。其中,主要的不滿點集中在房屋實際交付與承諾不符、未達到預期標準;同時,工程質量問題以及整改維修服務不到位的情況也仍然十分突出。
??建設“好房子”滿足居住新需求
??面對購買新房過程中出現的各種糾紛,提升居民住房品質是從制度根源上推進問題解決的關鍵。
??全國政協委員、廣東省建筑科學研究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周荃在接受中國房地產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國存量建筑面積巨大,但普遍存在品質不高、體驗不佳的問題。房屋墻面開裂、漏水、窗戶跑風漏氣、噪聲、空氣污染等常見問題一直是老百姓的揪心事、煩心事。”
??周荃認為,讓人民在住房中獲得更多滿意度,必須建設“好房子”。盡管社會上房子數量眾多,但真正符合人民群眾需求的好房子卻遠遠不夠。因此,她呼吁社會各界共同努力,以高品質、新科技、好服務引領房地產發展,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居住生活的向往。
??此外,一直關注將老舊小區改造成群眾心目中好房子的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陳霞認為,近年來大規模老舊小區改造和城市更新行動,雖然改善了老舊小區的居住環境和質量,解決了一批困擾居民生活的急難愁盼問題,但在改造過程中仍存在針對性不強、協同不足、標準不高、改造后管理不善等問題,需要進一步提升改造質量,切實將老舊小區改造為群眾心中的好房子,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值得一提的是,好房子不僅與消費、經濟深度融合,還為很多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創造機會。在當前一些領先的好房子項目中,人工智能、新材料等科技的應用已越來越廣泛,房地產和建筑業正從“中國建造”向“中國智造”轉型,好房子在科技含量、產品質量、創新能力等方面均實現了顯著提升。
??為此,《好住房技術導則》已發布試行,住房城鄉建設部也正在組織編制“好房子”建設指南及修訂住宅項目規范,為房屋品質提供保障。
??對于房企而言,堅守“好房子”建設,落實高品質交付,不僅關乎購房者的切身利益,影響企業的品牌建設與穩定發展,更是重建市場信心的關鍵之舉。
??相關數據顯示,2024年地產行業百強企業在滿意度水平上呈現顯著的分化趨勢,其中,表現最為卓越的TOP10房企滿意度得分高達89.8分,而表現相對較差的TOP51至TOP100房企則僅得到72分。
??當下,房地產行業正經歷長周期拐點,政策力推保交房、市場倒逼品質升級、購房者理性意識增強。在此關鍵歷史時刻,加快推進好房子建設,不僅有助于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居住生活的向往,還能帶動相關產業發展,促進經濟轉型升級。
報告|百強房企2月業績同比增長1.2%,投資金額增長逾四成
2025-03-14市場延續止跌企穩態勢,房企投資積極向好。2025年全國兩會上,代表委員對房地產說了啥?
2025-03-12房地產仍然是代表委員們熱議的話題之一。自然資源部部長關志鷗:牢牢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
2025-03-12今年要全面提升數量、質量、生態相結合的耕地保護效能,重點做好“穩數量 強監管”、“提質量 優布局”和“優生態 惠民生”三件事。報告|各線城市二手房價修復趨勢現減緩態勢
2025-03-11上漲城市減少,杭州逆勢連漲。蘇州出臺“三低一寬”房貸新政
2025-03-11低首付、低利息、低月供、寬期限。住建部部長:堅決穩住樓市
2025-03-10抓好落實城市更新工作,推動“好房子”建設。央行:地方債務和房地產風險持續收斂
2025-03-07今年將擇機降準降息。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對房地產提出最新要求
2025-03-05持續用力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
中國城市住房價格288指數
(2023-02)1571.9點
- 0.13%
- -0.91%
日期 | 指數 | 環比 | 同比 |
---|---|---|---|
2023.01 | 1569.9 | -0.97% | -0.14% |
2022.12 | 1572.1 | -0.92% | -0.11% |
2022.11 | 1573.9 | -0.12% | -1.08% |
2022.10 | 1575.8 | -0.20% | -1.01% |
2022.09 | 1579.0 | -0.02% | -0.87% |
2022.08 | 1579.3 | -0.04% | -0.62% |